敏捷分布式 Wi-Fi 在园区场景中的应用

敏捷分布式 Wi-Fi 可以同样用在普通园区场景中。在园区中利用敏捷分布式架构,可以提升规模组网能力和无线性能。向上,中心 AP 帮助 AC 处理了部分业务,分流了对
AC 业务处理需求,分担了 AC 的负载。向下,将传统 AP 的转发、频谱分析和统计数据采集等功能上移到了中心 AP,RU 仅承担射频的处理,释放了 RU 的处理能力。同时中心 AP 也可以替代接入交换机,为中心 AP 提供 PoE 供电和业务转发能力。
1.1 敏捷分布式 Wi-Fi 的业务部署
当中心 AP 是瘦 AP 时,敏捷分布式架构是一种三层架构;当中心 AP 是胖 AP 时,敏捷分布式架构是一种二层架构。WLAN 的业务模型在这两种架构下的部署模型也是不一样的。
1、中心 AP 为瘦 AP(三层架构)
与传统的 AC+AP 的 Wi-Fi 架构相比,三层敏捷分布式 Wi-Fi 改变了网络的架构层次,业务模型也在不同层次的网元上进行了重新部署和分配。当中心 AP 为瘦 AP 时,各自网元的业务部署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2-2 中心瘦 AP 时的业务部署模型
● RU
RU 本质就是一个从传统 AP 上剥离出来拉远的射频模块。只负责与 802.11 相关的空口报文的处理,其通过 CAPWAP 隧道与中心 AP 进行通信。不同 RU 之间是独立的射频,不存在共享射频的问题。RU 将从空口收到的 802.11 报文直接转换成 802.3 的报文上送到中心 AP 进行处理或者将来自中心 AP 的 802.3 的报文转换成 802.11 的报文从空口发送出去。
● 中心 AP
中心 AP 保留了原来 AC+AP 架构中 AP 的功能(除了射频部分),并增加了部分 AC 的功能,比如终端关联控制,中心 AP 内切换等功能。同时增加了对 RU 的管理功能。其他传统 AP 中部署的 QoS,ACL 等宽带业务相关的功能和业务转发相关的功能仍然存
在。其与 AC 之间的通信仍然通过 CAPWAP 隧道进行,与 RU 之间的通信也是通过
CAPWAP 隧道进行。
● AC
AC 部署了 AP 管理,用户管理等 WLAN 组件相关的业务。同时部署了作为业务网关时的功能如 NAC,DHCP 等。另外还部署了业务转发相关的功能。
三层架构下引入的中心 AP 是一个关键的角色。向上,中心 AP 帮助 AC 处理了部分业务,分流了对 AC 业务处理需求,分担了 AC 的负载。向下,传统 AP 的转发、频谱分析和统计数据采集等功能上移到了中心 AP,RU 仅承担射频的处理,释放了 RU 的处理能力。同时,中心 AP 还负责对 RU 的管理,在网络层次变成三层的情况下,仍然保持配置管理上为两层的扁平架构。中心 AP 也为 RU 间的协同提供了天然的平台,为一些先进特性功能的创新创造了条件。总的来说,中心 AP 的 引入提升了整体的网络能力(包括组网能力和创新能力),但配置管理并没有变得更复杂。
2、中心 AP 为胖 AP(二层架构)
当中心 AP 为胖 AP 时,敏捷分布式架构是一种二层架构,仅包括中心 AP 和 RU 两部分,业务部署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2-3 中心胖 AP 时的业务部署模型

各个网元的功能如下:
● RU
RU 与中心 AP 是瘦 AP 时的功能是一样的,请参考中心为瘦 AP 的描述。
● 中心 AP
中心 AP 是胖 AP 时,在原来中心瘦 AP 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原来 AC 的功能。相当于中心胖 AP 等于中心瘦 AP 加上 AC。
二层架构的敏捷分布式 Wi-Fi,组网不再依赖于独立的 AC,中心胖 AP 充当了 AC 的角色,可实现自组网、自管理。中心胖 AP 集成了业务网关,可以为用户提供网关等相关功能。中心胖 AP 还集成了交换端口,提供交换端口和 PoE 供电等能力。另外,中心胖 AP 还保留了丰富的综合业务演进能力。
二层架构的敏捷分布式 Wi-Fi 特别适用于 SOHO,SMB 和多分支组网的场景。